- Oct 28 Wed 2009 11:10
《曖昧》台北地區戲院場次表
- Oct 26 Mon 2009 15:47
【報導】破報-雲淡風輕使用女性同志題材,嚴肅盡心看待同性戀平權
雲淡風輕使用女性同志題材,嚴肅盡心看待同性戀平權─專訪導演莫妮卡‧楚特
文/陳韋臻
曾來過台灣拍攝兩支紀錄片《母老虎飛飛飛》以及《火舞17》的德國著名導演莫妮卡、楚特(Monica Treut),自稱受到台灣文化的吸引,故以其新作《曖昧》,嘗試接合東西方文化鴻溝,創造出一則新的全球化人鬼跨界愛情寓言。向來關切同志平權的楚特,從八零年代便開始透過電影探究女性、性以及性別流動,嚴格說起來,楚特並非一名女性主義導演,其創作與酷兒理論運動的並時前行,呈現出了對於性別更寬闊的視野。時至今日,楚特的電影《曖昧》離開了性別運動的核心,以更為流動和自然的手法,將女同志題材納入敘事結構中,呈現的則是更為現下的跨國界跨生死的曖昧故事。
- Oct 26 Mon 2009 15:27
【影音】《曖昧》上東森新聞囉!
東森「台灣電影的故事」─《曖昧》
- Oct 22 Thu 2009 17:09
【部落格推薦】要從異文化鏡子中觀看的《曖昧》
要從異文化鏡子中觀看的《曖昧》
2009 -10 -17 作者 李昆翰
我的第一個想法是,《曖昧》導演心中所預設觀眾群並不是臺灣觀眾。比較像是想要將臺灣對她而言的獨特事物和概念,帶給德國(或臺灣以外)的觀眾。這個定位可能影響了整部片子的取向。
對於這部台德合作的電影,我個人覺得裡面的臺灣元素濃度遠遠勝過德國的,不只是因為其中有很多凸顯文化特色的片段,更因為它的懸疑情節建立在「人死後化為鬼魂」(包含衍生出的鬼月、鬼門開、燒紙錢、托夢、附身等等)的民俗觀點,這對於不熟悉此種風俗的人有一種異文化的吸引力,或者說是一種寰宇搜奇式的新鮮感,這也就是《曖昧》對於西方觀眾的特別之處。
- Oct 21 Wed 2009 11:08
【報導】放映週報 -人鬼、國界、多重《曖昧》(上)
人鬼、國界、多重《曖昧》- 專訪莫妮卡楚特、柯奐如、胡婷婷 (上)
報導 / 曾芷筠
2009年秋冬季的「台片新高潮」記者會甫於14日舉辦,公佈了《曖昧》、《淚王子》、《霓虹心》、《街舞狂潮》、《刺陵》、《靠岸》和《魚狗》等片的上映訊息。令人感到耳目一新的是,其中有多部影片是跨國合資的電影,這樣的新氣象不只豐富了劇情主題、電影語言、畫面風格,也能藉由台灣與各國電影人才合作的經驗,擴充思維向度與深度。這一連串的跨國合資電影由台北市電影委員會推動補助,漸漸影響了原本的電影工業體制、運作方式和演員陣容組合,擁有嶄新的面貌,其成果相當令人期待。
- Oct 21 Wed 2009 11:08
【報導】放映週報 -人鬼、國界、多重《曖昧》(下)
人鬼、國界、多重《曖昧》- 專訪莫妮卡楚特、柯奐如、胡婷婷 (下)
報導 / 曾芷筠
這個故事很有趣的地方是它結合了「鬼魂」的概念和「女同性戀」的角色,我們幾乎不曾看過一個身為女同性戀的鬼魂這樣穿梭在不同時空和不同記憶裡面。您為什麼這樣處理女同性戀的故事?您希望藉由鬼魂和女同性戀的結合,可以進一步展現出哪些更深刻的內容?
莫妮卡:同性戀的問題在這部電影裡並不是最主要的部份,這個時代已經很進步了,而台灣比起中國或亞洲其他地方來說也更為現代化、更自由,同性戀早就已經不是一個問題了。我只是覺得這樣拍比較有趣。有一部電影《血魔》(The Hunger, 1983)也是結合了吸血鬼和同性戀的電影,所以這樣的故事確實是有某些傳統的,結合了一些超自然的元素。不過這部電影並不是要刻意結合這些部份。
- Oct 21 Wed 2009 10:09
【贈獎活動】愛不要保留 串起你我的《曖昧》(截止囉!)
- Oct 20 Tue 2009 11:13
《曖昧》台北首映會 榮重豋場
2009/10/13 《曖昧》台北首映會 ─ 信義威秀影城 榮重獻映
《曖昧》台北首映會於10月13日在台北信義威秀盛大舉辦,
演員們柯奐如、陸弈靜、高捷都親臨現場,胡志強夫婦更特地北上表達對胡婷婷的支持,
新聞局電影處副處長田又安、國家文藝基金會董事長黃明川和電影新世代演員溫昇豪、姚安琪等也都出席捧場
- Oct 20 Tue 2009 11:10
《曖昧》全省戲院場次表 大公開囉!
《曖昧》全省戲院場次表
親愛的觀眾朋友們,《曖昧》終於要在10/16(五)全省上映囉!
大家引頸期待的【曖昧戲院場次表】也終於誕生啦!
趕緊抄下你空閒時間的場次,呼朋引伴進戲院享受前所未有的《曖昧》吧!
- Oct 15 Thu 2009 17:28
《曖昧》幕後花絮─鬼氣瀰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