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
1.
在一片緩緩下沉而混濁的空隙裡
我呼吸了你的呼吸。
奶泡綿密的扎實穩固的浮在杯面
像雪崩後一片止靜的白。
在薄荷奶茶像綠琥珀般的透明之中
我想起貓垂死前湛藍的雙眼。
有些時候,其實電影與生活的差距小得令人驚奇。
五月
1.
在一片緩緩下沉而混濁的空隙裡
我呼吸了你的呼吸。
奶泡綿密的扎實穩固的浮在杯面
像雪崩後一片止靜的白。
在薄荷奶茶像綠琥珀般的透明之中
我想起貓垂死前湛藍的雙眼。
有些時候,其實電影與生活的差距小得令人驚奇。
給我親愛的黑妞與熊寶貝---潘之敏
走在路上,看見有人溜著黑色土狗,就會想起黑妞和熊寶貝。
握著狗卡編號問櫃檯的同時,心裡是忐忑不安的,但我總試圖往最好的結果去想,「希望是被認養了」,但往往得到的總是,「已安。」一開始還會執著,「為什麼,牠們還那麼健康。」可是現在就只是默默再拎著其他狗,陪牠們走完生命最後一程,我都知道,即使今天幫牠們洗過澡了,毛髮摸起來柔順光亮,牠們也終於學會坐下握手,但在無人認養的情況下,安樂死是必然的命運。
只是,只要一想起牠們把小小的頭擱在我大腿,摩蹭撒嬌那信任忠心的模樣,我卻無能做到適當的保護,就覺得難過。牠們仍在某個晚上,也許我在外頭開心的吃晚餐,牠們卻被拖出籠外直接進入手術室安樂,名義雖說安樂,但過程其實是緩慢疼痛。只要一想到牠們在手術抬無助扭曲的身體,也許到了最後一刻都還不知道做錯什麼,可能牠們還天真的以為是要出籠玩了,就像每個禮拜六的早上一樣,我們將牠們牽出外面,進補點罐頭食物,讓他可以在外面跑跑步磨磨指甲一個星期唯一短暫的三十分鐘。
《河豚》反應熱烈 九把刀也推
九把刀推《河豚》:「剛剛研究戲院的時候看到《河豚》正在放映,想要推薦一下這部片,女主角潘之敏演得好棒,有一種教不出來的靈氣,表演看似脆弱卻無比倔強,我很愛。與那些年迥異,河豚整部片以簡單的分鏡去構圖,有時定鏡更定得很暴力,風格特別,如果看慣了商業片的人放開心懷去看,會看到不一樣的敘事風景!」
來不及看首輪或是想再多看幾次大螢幕的朋友們,《河豚》預計會在九月中下旬安排二輪上映,DVD則會在11月時推出喲~~敬請期待!
特映場心得:餘音繞樑-《河豚》
※ 以下為部分文字節錄
《河豚》是一部後座力很強的電影,乍看之下覺得沒什麼,對白不多,前半段有點悶,想露又不敢露,結局落入俗套。但回想起來,我覺得我懂導演想表達什麼,雖然可以更好,但餘音繞樑,存夢留香。
故事本身不複雜,複雜的是感情。
如果你沒有看過電影,想知道《河豚》的故事講什麼,可以到「開眼電影」看看,裡面的劇情簡介寫得很棒,也沒有太多劇透。
以下是我對《河豚》的解讀,想到那就寫到那了,會談到許多跟劇情有關的內容,但我會保留結局不講。
一個動作所可能造成的情感對流 -- 再談《河豚》
2011.08.20 【中時電影部落格/撰文 Ryan】
在好萊塢暑期大片與兩部超強台片《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翻滾吧!阿信》夾殺之下,《河豚》「順利」挺進第三週,目前在台北的國賓長春戲院獨家放映,每天兩場。
台灣電影能「多元」到什麼樣的地步,或許《河豚》可以被視為一個代表。它不是像侯孝賢、蔡明亮一出手就是令人折服的大師之作,也不是像近期幾部目標破億的台片那般算計精準,以取悅大眾為最高指導原則。
它處於一個比較尷尬的位置,創作者一方面堅守作者崗位,一方面又嘗試著與觀眾溝通,即便成效見仁見智,但至少它讓我們感受到了誠懇的努力。
《河豚》 自我掙扎的過程是浪漫的
自我掙扎的過程是很浪漫的,跟扭曲的、黑暗的過去作變革與告別,這些東西都生活在城市裡的四周,但透過電影,它卻呈現出很不一樣的東西......
《河豚》女主角潘之敏 深情推薦
《河豚》一生都在追尋著浪漫愛情,出生在淡水,求偶時游到海水,直到有愛的結晶後,又會回到淡水生活。牠適應力強,淡水鹹水都能生存,甚至被釣客丟在太陽下曝曬一天也不一定會死,牠永遠努力地活著,但卻不一定快樂......
《河豚》 碰撞,火花 正視,我的愛
2011.08.02 【撰文 asuka05 (人生以快樂為最終目標)】
認識的導演,不熟的演員,但是本片預告很迷人,有魚(河豚),有陌生人的邂逅,有激情,還有花海(金針花);想看的慾望受到女神的眷顧,很幸運抽到特映會了,要好好紀錄心得,幫宣傳一下:)
城市小姐的束縛
電梯小姐的工作是微笑待人,微笑時牙銀不能外露的口號這麼重複著,日復一日的上班,習慣微笑的她,不曉得怎麼發洩的氣憤,在一個調班的日子,遇見她不曉得該怎麼面對的茫然。